
山峰学校构建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学段贯通课程体系,幼儿园阶段启蒙教育,重点培养阅读、运动和科学启蒙教育,引入光影实验室、风洞体验等趣味探索,在游戏中启蒙孩子的科学思维和语言能力;小初部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校本化建设,创建校本融合课程,实施跨学科教学,打通知识壁垒,让数学、语文、科学在实践中交融,推动学生全面发展。
01
一次教育理念的共鸣
校企合作座谈会中,任国芳校长以“培养创新人才”为核心,向来访嘉宾介绍了山峰学校的办学理念、课程体系及创新教育实践取得的初步成效。
山峰学校构建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学段贯通课程体系,幼儿园阶段启蒙教育,重点培养阅读、运动和科学启蒙教育,引入光影实验室、风洞体验等趣味探索,在游戏中启蒙孩子的科学思维和语言能力;小初部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校本化建设,创建校本融合课程,实施跨学科教学,打通知识壁垒,让数学、语文、科学在实践中交融,推动学生全面发展。
任校长强调:“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播,更是要让学生将‘学’有效转化为‘用’,切实做到学用结合。”她以普高部“登泰山悟凌绝顶”的行知课程为例,阐述山峰教育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助力学生攻克难关,实现从普通到卓越。国际高中部携手英国金士顿文理学校,以扬长教育为核心,通过海外研学、升学规划系统,赋能学生冲击世界名校。

“山峰的课程是为了让学生爱上学习、学会学习”,任校长细致生动的讲解让来访嘉宾对山峰致力于“培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具有国际视野的创造型人才”的育人目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
02
一场未来人才的对话
座谈交流前,参访团全方位参观学校育人环境,从操场到教学楼,从传统文化空间到创新实践场域,沉浸式感受学校育人特色。当天正值小初部科学展在风雨操场内举行,活动现场,同学们对科学实验的热情互动、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学习,自信、专注的学习态度吸引嘉宾们驻足观摩,“开放、多元、包容”的校园文化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、积极互动、主动探究的学生课堂、润物无声的校园环境…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“力学笃行 寓新于乐”的深层浸润。这也正是在座谈中,“震撼、自信、开放、创新”等关键词被反复提及的原因。

座谈交流现场,嘉宾们分享了多重身份视野中的山峰教育,“资源赋能”与“双向成长”成为他们的关键词。青商会会长坦言自己是第二次来到山峰学校,每次进入校园都会被震憾,“山峰的每一处空间设计都服务于沉浸式学习,相信在如此美丽的校园中学习,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新力、创造力”。

苏州山峰双语学校“开放合作、多元融合”的教育模式,吸引了商协会、家长、行业专家等多方视角的关注。多家协会提出为学校提供研学基地、企业参访、职业体验等资源,共同助力培养未来创新人才。企业高管、博士学者等可担任“校外导师”,分享行业经验,优化课程设计。博士联合会提出链接高校研究院,为学生提供前沿科技实践机会。质量管理协会建议引入ISO认证,将质量管理工具融入校园服务流程,培养系统性思维。

此次参访活动在西式冷餐会交流中落下帷幕,但共育未来人才的探索仍在继续。这场关于未来人才的教育对话,既有对育人初心的坚守,更有对变革创新的期待。未来,苏州山峰双语学校将通过更多这样的对话,帮助每个孩子在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向。